开学半个月了,有的父母会惊讶地发现,孩子重回幼儿园后,平常在家和在幼儿园好像变成了两个人。这类相反的行为在开学初期表现得最明显。这是什么问题儿?
事例1:
有的小朋友在开学后表现上佳,性格活泼,听老师的话,遵守幼儿园的生活习惯,老师感觉应该鼓励这类小朋友,就在父母接送的时候表彰他们。有些父母听了反而有的不太相信,会表示怀疑说:真的么?他在家完全不是如此的呀!他假期在家极少说话的。
专家剖析:
孩子重回幼儿园,雀跃欢喜,那是由于开学后,又能和不少小朋友一块玩耍,一同成长,所以也比较喜欢学校的环境。相反,在家由于父母比较忙,即使是假期,孩子依旧多半是由保姆或者老人看管,孩子得到的关注不够,因此假期在家极少说话也就司空见惯了。
事例2:
有的小朋友在开学后兴致不高,要么不太跟其他小朋友一块玩耍,喜欢自己在旁边独处,要么跟小朋友抢玩具,或者惹出一些小纠纷,期望通过这类行为吸引老师的目光。
专家剖析:
孩子出目前幼儿园和家不同表现的状况,缘由可能是由于学校和家庭的不同环境所致使的。譬如在假期里,有些孩子在家遭到不少的关注,父母、爷爷奶奶都围着他转,孩子感觉很受宠,那样在家就会比较活跃和自由,也容易培养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。一旦回到了幼儿园,老师没办法像父母一样给予他足够的关注,同时学校有一些约束和规定,孩子不习惯,那样在幼儿园的表现就会不那样活跃。有些小朋友则会进步成通过一些行为来夺取老师对他的关注。
建议:
发现和鼓励优点
当发现孩子在幼儿园和家的表现不同时,父母应第一检讨自己,而不是对老师说:他在家完全不是如此的。会赏析孩子的爸爸妈妈总能在孩子身上发现优点,而苛刻的爸爸妈妈也总能在孩子身上找到问题。为何会如此?由于被爸爸妈妈赏析的孩子,身上的优点会被强化,他也会有愈加多的优点;同样的,不被爸爸妈妈赏析的孩子,身上的不足也会被强化,从而有愈加多的问题。作为父母,要掌握发现和培养孩子的优点和长处,而不是去强化他的不足。
让孩子拥有安全感
父母要给孩子充分的、无条件的爱,要拿出专门的时间伴随孩子,只有当孩子感觉到爸爸妈妈足够的爱和关注时,内心才会有安全感,而这正是让孩子拥有健康心理和完善人格的要紧首要条件。
帮孩子打造规则
在给孩子充分的爱和自由时,也要告诉孩子一些基本的规范,帮助孩子打造规则,让他有适合的挫折和约束,并逐步掌握去适应社会。既不过分娇纵孩子,又不忽视孩子。